首页
热点文章
感悟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用荆楚文化构筑湖北人的精神高地
时间:2019-10-24 作者:79期省直班学员 王琼 点击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长期以来,大多数的湖北人对湖北文化的了解仅停留于“惟楚有才,才满江汉间;于斯为盛,盛于明清后”的初浅认识。10月23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王玉德教授以《湖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为题,全面、系统的为省直79期处干班学员展开了延绵数万年湖北文化的时间卷轴,有效提高了全体学员对湖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水平。王教授的授课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湖北“一万年卓越的农耕文明”“两段敢为人先的辉煌时期”、三个突出的文化类别、“四大正能量价值取向”和“五方面杰出文化功能”。深入聆听后,全体学员既对王玉德教授扎实的理论学识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之一惊,又对自己站立和耕耘的这片湖北沃土为之一喜,既感叹荆楚先民的勇敢与智慧,更对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湖北人感到无比自豪。

王玉德教授在授课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例证、数据和事例让全体学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湖北时所说的“荆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有效提升了对湖北的文化自信和建设美好湖北的斗志与激情。通过聆听王德教授的授课,广大学员普遍反映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增强了自信,以前讲湖北历史,讲湖北文明,大多讲兼收并蓄,讲融会贯通,现在可以自信的讲“湖北是中华文明的孕育地、储存地、融合地、传承地、拓新地,是人才的库福、思想的智库”“具有大孝大义、大诚大勇、大气大美的价值取向”。二是增长了学识,以前对湖北文明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编钟、黄鹤楼等元素,其实还有城背溪、始祖神农、农家学派,湖北文化不仅有“金矿”,更有“宝藏”。三是增加了荆楚精神的理解,湖北精神不仅仅是敢为人先、也不仅仅是“武汉每天不一样”,而是由荆楚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湖北有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历史传统。

“述往事、思来者”,在交流中,广大学员纷纷表示要学习、研究好荆楚文化,创造、传承好先贤精神财富,用文化强“芯”,用文化强基,用文化壮魂,让荆楚文化成为助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李英慧)


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南门邮编:430079

Content Manage System Powered By:©JBR-CMS Version:V4.5 CopyRight 2015-2016